本文作者:admin

郁达夫作品资料|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有哪些

admin 2020-11-28 108
郁达夫作品资料|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有哪些摘要: 郁达夫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

郁达夫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

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是人物的鲜明性格和强烈感情,自始至终贯穿全篇,把作品呵成一个整体。

搜狗问问

扩展资料:

创作的独异风格,加上那种感伤、忧郁而又极坦诚的情味,郁达夫成了现代文学史上最有才情而最少框框的浪漫主义作家之一。

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男,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曾留学日本,毕业于名古屋第八高等学校(现名古屋大学)和东京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怀鲁迅》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郁达夫

郁达夫小说的特征是什么?


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很大争议,深受当时青年一代的喜爱,作品多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私郁达夫作品资料|郁达夫先生的作品有哪些小说的影响,文字唯美,思想大胆暴露,写出了青年一代灵肉遭受的双重压抑,代表作《沉沦》是其中的佳篇。

郁达夫小说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和忧郁、苦闷以及颓废的思想感情。他通过露骨的性的描写和自我感情的大胆抒发,加之对作品的悲剧化处理,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非纯理性的思考。使其形成了以感情凄凉,语言自然率真、注重自我真实挖掘的,颇具诗意化,散文化的文本特征。

(一 )人生历程构筑的颓丧感伤的内心情感

(二)注重自我体验,真实的主观感情的抒发,以及对人生颇具理性的认识。

(三)散文化、诗意化的语言特色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是人物的鲜明性格和强烈感情,自始至终贯穿全篇,把作品呵成一个整体。笔者试就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性特征展开讨论,并努力寻找郁达夫小说中抒情性特征的艺术思想渊源。

>>>>精品(暖文爽文)在线阅读<<<<

郁达夫作品的时代内涵和艺术特色?


一、时代内涵:

(1)、 在内容方面,郁达夫小说鲜明的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情怀。

(2)、在人物素造方面,郁达夫用抒情的方式塑造出了真实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3)、在艺术表现方面,其时代内涵要从郁达夫所特有的赶伤美、病态美中去把握。

二、艺术特色

作品主要基调是颓废,颓废的产生,实际上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抗精神。

特色主要是私小说形态,多以第一人称结构小说,文白掺杂文辞优美,心理描写细腻,敢于自剖和揭露性变态心理

结合具体作品分析郁达夫小说的创作个性。急急急


郁达夫的小说具有明显的散文化特色,他注重写人、写情、写一己之体验,不追求复杂的故事情节。其谋篇布局自然简洁,故事进行当中穿插一些景物描写或抒情议论,然而读来却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特别是人物的鲜明性格和强烈感情,自始至终贯穿全篇,把作品呵成一个整体。笔者试就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性特征展开讨论,并努力寻找郁达夫小说中抒情性特征的艺术思想渊源。

一、在主观描述中与作者的情绪互为表里,感情“被激动的灵魂的呼吁”着

郁达夫小说淡化了客观的叙述,而强化了主观性的描写,无论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人物心理的描写,都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构成了郁达夫小说抒情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们首先可以从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来观照郁达夫小说的抒情性特征。

在郁达夫小说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描写自然景物非常精细,而描写人物的行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纠葛,反倒相当粗疏。这就是他不太注重在人物的行动中刻画典型性格的缘故。他描写人物的行动十分粗疏,而注重表现人物的情绪、感情与心理,再配之以富有诗情画意的精细的景物描写,这就有助于形成其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单纯的抒情风格。

在《马缨花开的时候》的开头部分这样描写窗外的自然景象:

窗外面是二十边的还不十分大缺的下弦月夜,园里的树梢上,隙地上,白色线样的柏油步道上,都洒满了银粉似的月光,在和半透明的黑影互相掩映。周围只是沉寂、清幽,正象是梦里的世界。首夏的节季,按理是应该有点热了,但从毛绒睡衣的织缝眼里侵袭进来的室中空气,尖淋淋还有些儿凉冷的春意。

这一段景物描写,精细之极,有目共睹。以“二十边”、“还不十分大缺”来形容“下弦月夜”,数量与形状的概念都十分明确。接着描写园里的月光,在有些作家,恐怕只一句“园里洒满银粉似的月光”,也就够了,然而,郁达夫却非要一一写出“树梢上”、“隙地上”、“白色线样的柏油步道上”不可,这样的细致描写,更给人以遍地月光的形象化感觉,加重了月夜的氛围。下面的描写就更精细。作者不直接描写“首夏的季节”该热未热,那一丝“凉冷的春意”,是“从毛绒睡衣的织缝眼里侵袭进来的室中空气”中感到的。这种具体真切、细致入微的笔触,在一般小说的景物描写中,都很少见。但是,作者接着描写人物的行动以及他们的关系,就完全是另一种笔调:

这儿是法国天主教会所办的慈善医院的特等病房楼,当今天早晨进院来的时候,那个粗暴的青年法国医生,糊糊涂涂的谛听了一遍之后,一直到晚上,还没有回话。只傍晚的时候,那位戴白帽子的牧母来了一次。问她这病究竟是什么病?她也只微笑摇着头,说要问过主任医生,才能知道。

这三个人物之间,本来存在着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但在作者高度概括的粗笔下,冲淡了,消失了。那个“青年法国医生”,既无姓名,又无肖像、外貌、衣饰等描写,一概没有,仅一个“粗暴”的形容词,就算完成了人物的出场以及性格刻画。既然是个“粗暴”的医生,但作者并不描写他的粗暴行动。他只是“糊糊涂涂的谛听了一遍”,然后以一个形容词,概述他的全部行动。而他听了一遍之后“一直到晚上,还没有回话”,这种跳跃式的概括描写,则把病人之间的关系、纠葛,全部抽掉了。

郁达夫所注重的,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主观情绪。所以他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情绪的描写,相当细致。如:

而现在却已经是深沉的午夜了,这些吃慈善饭的人,实在也太没有良心,太不负责任,太没有对众生的同类爱。幸而这病,还是轻的,假若是重病呢?这么的一搁,搁起十几个钟头,难道起死回生的耶稣奇迹,果真的还能在现代的二十世纪里再出来的么?

心里头这样在恨着急着,我以前额部抵住了凉阴阴的玻璃窗面,双眼尽在向窗外花园内的朦胧月色,和暗淡花阴,作无心的观赏。立了几分钟,怨了几分钟,在心里学着罗兰夫人的那句名句,叫着哭着:

“慈善呀慈善!在你这令名之下,真不知害死了多少无为的牺牲者,养肥了多少卑劣的圣贤人!”

这是多么强烈而又细致的主观情绪。以上三个片段,本是顺序接续下来的,如果把它们连起来读,似乎不像一般意义上的小说,而更像散文。这里,景象、气氛和感情,三者合而为一,情景交融,便有了一种淡淡的诗情。

不知哪位评论家曾经说过,小说戏剧的本质,永远属于诗,是抒情的叙事,或叙事的抒情。我们从郁达夫的小说中大量篇幅的不同于一般散文的景物描写中可以感受,这种抒情性特征,不仅在于为环境气氛渲染,更在于“总要把热情渗入,才能达到忘情忘我的境地”。

同时,我们还可以从郁达夫小说中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中来观照郁达夫小说的抒情特征。

无论是情节小说,还是人物小说,都不能没有人物,必须靠人物发展、演示故事情节,因为无论情节或布局如何巧妙,如果没有生动的人物去搭配,必定索然无味,因此,可以说“人物赋予情节以生命和意义”。

郁达夫非常善于刻画人物,不只从表情、动作、对话、姿态、服饰……等方面的描摹,展示人物的音容笑貌,传达人物的神情气韵,更着重人物心理的描写、把蕴藏在内心世界中的冲突、动荡、不安,生动地展现出来,塑造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因此,郁达夫更善于通过细腻微妙的感情线索从而将笔触深入人物内在的心理层次,更多地采用了“自白”的艺术表现手法。

郁达夫小说的心理描写,与一般小说的心理描写有不同之处:突出人物的自我感觉与内心矛盾。由于他笔下的人物身处逆境,又特别敏感,因而自我感觉分外强烈,内心矛盾分外尖锐。这集中表现为他们的理想与愿望破灭以后,那种感伤情绪无法解脱,悲愤之极,只能以死作了结。

《沉沦》是郁达夫的成名作,也是代表作。小说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他近来觉得孤冷的可怜。”这完全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感觉。孤冷到了“可怜”的地步,可见情绪之低沉。在表达形式上,一句话自成一段,而且直接用“觉得”字样,就把主人公内心的自我感觉,表现得十分突出。

郁达夫为了突出人物的心理感觉与内心矛盾,深入揭示人物的灵魂世界,他的小说几乎不对人物作外貌描写。恰如鲁迅所说:

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也夫斯基那样的作者。他写人物,几乎无须描写外貌,只要以语气声音,就不独将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便是面目和身体也表示着。(《穷人》小引,《鲁迅全集》第7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1版)

郁达夫也是这样一位“心理学家”,他手中拿的似乎不是画笔,而是解剖刀,当这把刀直入人物的内心,那么心中的一切便剖露无疑。虽然人物似乎没有明确的外部特征,但读者却可通过人物的感伤、忧郁、悲愤而又不甘堕落、沉沦的矛盾心理特征,在想象中画出人物的外貌。可以说,郁达夫笔下的人物心理,总带着一点“病态”,读者便可依此想象出人物的“病容”。

有时,郁达夫也勾勒几笔人物的外貌,但这是为了有助于揭示人物的心理。《银灰色的死》对主人公的外貌描写,是郁达夫小说中最为集中、充分的一篇。但这描写很特别,它不在小说开头人物出现时,也不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而是在结尾人物死后,以一个区役所的老仆贴出告示为媒介,来描述人物的外貌。“那一张告示说”:

行路病者,

年龄约可二十四五之男子一名,身长五尺五寸,貌瘦;色枯黄,颧骨颇高,发长数寸,乱披额上,此外更无特征。

衣黑色哗叽洋服一袭。衣袋中有Emest Dowson's Poems and Prose一册,五角钞票一张,白绫手帕一方,女人物也,上有S.S.等略字。身边遗留有黑色软帽一顶,脚穿黄色浅皮鞋,左右各已破损了。

主人公瘦弱枯黄的“病容”,正是他那孤冷忧郁的“病态”心理的反应。作者将他的外貌在结尾时描写出来,仅仅作为内心世界自我暴露后的一个外部标记。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郁达夫采用的是单刀直入的心理描写——人物赤裸裸的自我暴露,以突出自我感觉与内心矛盾。就是在偶尔写到人物的外貌的时候,他的着眼点仍然是为了揭示人物的“病态”心理。

郁达夫简介以及作品故都的秋所表达的情感及形成的年代


郁达夫(1896~1945),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1896年12月7日生。父郁士贤曾为塾师兼中医,后在富阳县衙当小职员。郁达夫3岁丧父,家道衰贫。7岁开始在家乡受启蒙教育,继到嘉兴、杭州等地求学。1913年即随长兄郁华赴日本学习,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郁达夫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兴趣,在日本留学期间又广泛涉猎了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从而促使他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1921年,他和郭沫若、成仿吾等发起成立创造社,同时创作了新文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1923年又完成第2本小说集《茑萝集》。两部小说的出版,震惊了国内文坛。在此期间,他参加了《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的编辑工作,并先后在安庆政法学校、北京大学任教。1925年又到武昌师范大学文科教课。1926年3月,同郭沫若赴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同年12月回上海编辑《洪水》半月刊和《创造月刊》,并主持创造社出版部事务。这时郁达夫的思想比较激进。1927年 1月,他在《洪水》半月刊上发表《广州事情》一文,揭露广州政府的窳败。3月,又发表《在方向转换的途中》一文,认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全民众的要求解放运动","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实现",并敏锐地感到隐藏在革命阵营内部的叛卖革命的危机,指出"足以破坏我们目下革命运动的最大危险",是"封建时代遗下来的英雄主义"。由于《广州事情》一文的发表,引起创造社内部的不同意见,复因整顿创造社出版部事务所产生的纠纷,郁达夫于1927年 8月脱离创造社。同年秋,参加革命政论性刊物《民众》的编辑工作。1928年 6月,郁达夫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又主编《大众文艺》,并与钱杏□一起为中国革命济难会编辑文艺性半月刊《白华》。1930年2月,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郁达夫是发起人之一;3月,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3年初又加入宋庆龄、蔡元培主持的民权保障同盟。在蒋介石政府白色恐怖威慑下,同年4月他举家由上海移居杭州,过着流连山水的隐居生活,政治上一度表现消沉。1936年 2月,就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随着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郁达夫又振作起来,重新投入时代的洪流,1936年冬应日本各社团及学校之聘去东京讲学,向日本朝野人士力陈侵华之非计;并专程探望亡命日本已近10年的郭沫若。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郁达夫奔赴武汉参加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1938年末,由于国内政治气氛的逐渐逆转及家庭发生变故,客居南洋,在新加坡任《星州日报》副刊编辑,并任《华侨周报》主编,在海外坚持进行抗战宣传工作。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参加华侨文化界的抗日工作。日军逼近新加坡后,撤退到荷属小岛石叻班让,后又辗转到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在该地以办酒厂为掩护,化名赵廉隐居下来。不久为占领印尼的日军胁迫,到武吉丁宜日本宪兵部当翻译约达7、8个月之久。在此期间,他暗中帮助和营救了不少印尼人民和华侨,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后,在9月17日被日本宪兵部秘密杀害于武吉丁宜近郊荒野中。 郁达夫一生为新文学的发展和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早期作品反映了中国留日学生身在异乡的屈辱生活,以及回国后又遭到社会歧视,为个人生计备受颠沛流离之苦的境遇,深刻描写了当时青年处于军阀统治下在黑暗现实中找不到出路的苦闷心理。《沉沦》、《茫茫夜》、《茑萝行》以及《采石矶》等小说问世后,引起广大青年读者的强烈共鸣。这些创作虽然充满感伤情调和变态性心理的描写,当时被认为有"颓废派"的倾向,但总的说来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时代色彩,反映了一定的历史真实。他在思想上、创作上受到卢梭、赫尔岑、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以及日本作家葛西善藏、谷崎润一郎和佐藤春夫等影响,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表现自我的真挚感情。在倾诉对旧社会的反抗情绪以及反映青春期的苦闷心理方面,充满大胆的自我暴露手法和浓厚的抒情色彩,使他在小说创作上成为前期创造社浪漫主义倾向的突出代表,并且为一些后起的作家所仿效,正是因为他的这种影响,在20年代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抒情笔调写小说的艺术流派。1923到1927年间,他还写了《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和《微雪的早晨》等自己认为"多少带有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小说。但在参加进步的文学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仍然在1927年写了《过去》、《迷羊》等刻画病态心理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1932年发表了《她是一个弱女子》(后改名《饶了她》),小说反映了从"五四"经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到1931年日军在上海发动淞沪战争期间,在社会大变动中的三个女性知识分子的分化和遭遇,并控诉了日军侵华的罪行;同年末又发表了在思想上艺术上最具有他晚期创作特色的小说《迟桂花》。以后,除在1935年发表最后一篇以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为背景的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小说《出奔》外,他主要以写作游记、随笔等散文小品为主,如《钓台的春昼》、《移家琐记》及《寂寞的春潮》等,以闲适的笔调寄托自己感时忧国的心情。和小说一样,他的散文表现出直抒胸臆的率真,行文跌宕多姿,宛如行云流水,很有艺术魅力。晚年则主要写旧体诗抒发爱国的情感,其中《毁家诗纪》、《离乱杂诗》曾被海内外文坛传诵。在新文学作家中,他是以擅长写作旧体诗著称的。 郁达夫文如其人,他的充满浪漫主义感伤色彩的小说、散文和诗歌,既反映了他本人坎坷的生活道路和曲折的创作历程,也表现出"五四"以来一个复杂而不平常的现代作家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他以一种单纯的抒情方式在作品中解剖自己、分析自己、鞭挞自己,使这些作品对读者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郭沫若曾指出:"他那大胆的自我暴露,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式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为什么?就因为有这样露骨的真率,使他们感受着作假的困难。"又同意李初梨所说,"达夫是摩拟的颓唐派,本质的清教徒",并把郁达夫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品质概括为"卑以自牧"(《论郁达夫》、《再谈郁达夫》)。 郁达夫才华洋溢,具有浓厚的诗人气质。虽身为"五四"新文学健将,思想上属于激进的民主主义,但在文学创作上接受了不少19世纪末欧洲文学的影响,本人又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深深沾染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如阮籍、刘伶等竹林七贤那种"放浪形骸之外"的处世态度。他的生活和创作都因此包含着深刻的矛盾。他的全部著作反映了在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复杂性和曲折性的特定历史条件下,一个富有才能、力求进步的知识分子艰苦的思想历程,反映了一代知识分子普遍的苦闷心理和关于人性解放的强烈的呼声。胡愈之曾对他作了这样的评价:"他的伟大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一个人文主义者,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郁达夫的流亡和失踪》) 1928年起,郁达夫曾陆续自编《达夫全集》出版。《全集》包括《寒灰集》、《鸡肋集》、《过去集》、《奇零集》、《敝帚集》、《薇蕨集》、《断线集》,加上《忏余集》共 8卷。还有《日记九种》、《迷羊》、《她是一个弱女子》、《达夫自选集》、《达夫所译短篇集》、《徒然草》(所译日本兼好法师的随笔集之片断)、《屐痕处处》、《达夫日记》、《达夫游记》及《闲书》等多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和他的长兄郁华(在日军占领上海时期为日伪杀害)均被人民政府追认为"为民族解放事业殉难的烈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1981年起广州花城出版社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联合编辑出版了《郁达夫文集》,浙江人民出版社则出版了他在国内外大部分尚未公开发表过的《郁达夫诗词抄》。1982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郁达夫研究资料》2卷。在日本,则出版了有关郁达夫的资料性专著《郁达夫集》(上、下)等。 故都的秋表达的情感如下: 读罢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文章里那种浓浓的秋意深深地吸引着我,那里的秋雨,那里的秋蝉,那里的秋果,那里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迷人,那么的富有韵味,令人遐想无限。 “文章将自然界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的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选材上着实精巧,作者不写鲜艳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是选择淡蓝的牵牛花、无声的槐树落蕊、衰弱的秋蝉的残声和悠长的秋雨,构成了一幅壮丽而落寞的风景画。 说它“美丽”,是因为这篇散文用平实质朴的语言向读者展示了北平的秋,其意境清静、幽远,令人感觉不到秋的萧萧与落寞,只是觉得北平的秋有花、有树、有秋雨、有秋蝉,还有秋天的果实。是那么的平常,可又那么充满生活气息,更可贵的是作者用那种充满诗情画意的笔调将其展现在读者面前,令人遐思无限。真恨不得插上一双翅膀飞到北平,飞进秋天。 说它“落寞”,是因为文章给读者看到的是冷清的秋色,听到的是寂寞的秋声。而这冷清的秋色和寂寞的秋声则浓缩到“清”、“静”、“悲凉”上。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槐花的落蕊中。像花又不像花的落蕊是北国之秋的“点缀”。早晨起来,脚踏上铺得满地的落蕊,声音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而那曾经美丽的落蕊被扫街的扫后,空留下一条条让人心寒的“丝纹”。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衰弱的秋蝉中。房前、屋后、草丝、树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都是秋蝉,长一阵、短一阵。阵阵流响;高一声、低一声,声声惹愁。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秋果中。屋角、茅房边上、灶房门口,一株株枣子树,用小椭圆的细叶,捧着一颗颗孤独的枣儿等着西北风吹红。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凄凉的秋风秋雨中。“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雨便息列索落地下起来;一阵雨过,乌云卷走,太阳又露出了脸。雨后村头树底,都市闲人缓慢悠闲地话凉。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中外比较中。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读本里又有欧阳子的“秋声”与苏学士的“赤壁”。“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你若去一翻英法德意等到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Anthology来,总能看到许多秋的歌颂与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这样比较的结论是“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只是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地深,尤其在北方,更能“感受得到底”。 “清”、“静”、“悲凉”的落寞在南北比较中。南方要上郊外或山上才能见得到秋蝉“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南方的雨下得太多太溢太平常,北方的秋雨下得比南方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南方的秋只有一点点的“清凉”,“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让人“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而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南方的秋也有特异的地方,譬如“廿十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丸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若与北国的秋比起来,就正像“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显然只有北平的秋才是真正的秋。 总的来说,《故都的秋》通篇无一“愁”字,话到唇边不言愁,但处处潜着“愁”的落寞。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将北平的秋展现得似乎真实但又充满梦幻色彩,似乎很近但又很远。表达了作者对平静、清幽、充满鸟语花香的生活的向往。读者从这里,感受了真正的郁达夫,真正的北国之秋。

采纳哦

郁达夫有哪些著名的小说?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银灰色的死》《迷羊》《沉沦》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admin本文地址:http://my9888.com.cn/post/3049.html发布于 2020-11-28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9888美文网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