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2021

初中政治教案资料|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1 2020-11-13 53
初中政治教案资料|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摘要: 如何打造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新亮点一、做好课前准备,实施有效备课主要分为“分工备教、小组议教、集体定教、个性补教”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逐层递进,环环相扣,能够保证较高的备课质量,有较强...

如何打造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新亮点


一、做好课前准备,实施有效备课

主要分为 “分工备教、小组议教、集体定教、个性补教” 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逐层递进,环环相扣,能够保证较高的备课质量,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跟踪检查,有效地杜绝了传统备课模式的弊病。

1、分工备教

在学期初,教研组长将全册教学任务分解给本组的各初中政治教案资料|初中政治知识点总结位老师,在指定的时间以内,教师将分工备课的内容上交,装订成册。分工备教形成的教案,同组的教师人手一份。这样,全册的教学内容由多位教师分散备课,备课的内容少了,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但是,备课的质量要求更高了,提高了教案的水平。

2、小组议教

根据思想品德课的特点成立“备课小组”,小组根据分工备教的进度安排(一般针对下一周的教学内容进行研讨),及时进行议教活动。小组议教时,在备课组长的组织下,对教案中的教学过程、教学重难点、课后作业等环节进行逐一推敲,研讨的结果由备课组长进行记录。

3、集体定教

集体定教,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里,在教研组长的组织下,教研组全体教师针对分工备教的内容展开全面的研讨,最后根据老师们的探讨,确定最终的教学方案。集体确定的教案有权威性,代表了学科组的最高水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4、个性补教

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实际情况,且教师个体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在集体定教以后,我们还要求进行个性补教。具体来说,就是在保持共性的基础上,教师个人可以根据班级的现状,个人教学风格,对教案进行再进一步的修订,保持老师们的个性特色,充分展示老师的个人魅力。

二、优化课堂结构,打造高效课堂

课堂结构与课堂效益密切相关,课堂结构的把握,需要教师有丰厚的专业底蕴,高屋建瓴地把握一节课,它既包括宏观的结构即教学总体构想,几部分构成,时间如何分配;又包括微观的结构即教学每个环节如何进行,时间如何分配。

一堂高效课,首先要懂得在课堂的伊始设计引发思考、导入主题、调动学生兴趣的问题,进而运用各种形式来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为了探究新的问题,解决问题而去活动自己的思维,寻找答案,直到将所要学习和发现的知识被导出,师生作以总结,高潮之处嘎然而止,留出5分钟时间思考,本节课你的结论如何得到的?你有什么收获?你的感受是什么?使课堂在结构上一张一弛的,节奏快慢结合,就像一首歌,要高低音结合才会有跌宕起伏的感觉,才是一首优美的音乐,让人余音绕梁。

时间的优化安排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保证,教师要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坚决杜绝浪费时间的行为,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比方说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合理安排收发作业等。上课要守时,不要迟到,更不允许拖堂。教师要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如何搞好初中政治课教学


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以学生为主体: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许多教师在这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本文主要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与同仁探讨。

一、转变思想,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能很好的联系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资料,确定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对于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的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的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做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纵观近几年政治学科的中考情况,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改进初中政治教学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孟岩

摘要:政治课是国家既定方针、党政路线、治国理念、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普及科目。初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时期,政治课能对此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但目前政治课教法过于单一,死记硬背的方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使学生产生腻烦的感觉,不能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本文从教学意识、教学方式、教师学生素养方面进行了剖析,力图解决以往初中政治课教学效率低下、教师教学觉悟水平不高等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而激发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政治 教学现状 改进措施

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入门,提高政治觉悟及政治敏感性,从而能够自觉学习政治条文,自觉领悟其中的精髓。其实,政治这门课程需要一定的政治方面的基础,一旦入门后学习起来就如鱼得水,所以对于政治这门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一蹴而就。而目前的政治教学中,多以灌输式教育为主,这样枯燥无味的教育方式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会引起学生们排斥的情绪。除此之外,许多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处于萌生阶段,意念薄弱,政治基础不强,很容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这都对更好地开展政治课程教学设立了屏障。

一、初中政治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政治新课程得到了广泛的推广,教学内容的改革也迫使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变动,这种改革使政治教学水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取得了丰硕的教学成果。改革就面临着淘汰一些陈旧的东西,纵观整个政治教学体系,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从教学思想、重视程度及教学方法这三方面存在的不足入手,分析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教学思想中存在的问题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政治教学中,一些政治教师尤其以年长的老教师普遍存在这样的思想误区,首先,他们总认为政治教学要照纲程办事,课本上的语句段落就是纲,要一字不落地铭记于心。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思路,既通过一字不落地背诵来应付考试,致使好多学生即使背会了也不会用,背熟了也不明白其中的真谛。这种做法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不能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其次,教学方法过于陈旧单一,不能提起学生对学习政治的兴趣,总是延用自己的老思路、老方法,不考虑当代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变更。

(二)对政治教学不够重视

当代许多学生甚至部分教师都存在这样的思想误区,就是认为政治这门课程不必花心思用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考前突击,死记硬背就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殊不知政治这门课程是一门很有“嚼头”的课程,需要仔细地品味才能领悟其中的真谛。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依赖于课本,而没能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实例,这样的课程势必会枯燥无味,最后将教学主旨归结于“划重点”,学生也易形成错误的观念,认为平时的学习是徒劳的,只要背背最后的重点内容就好,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也就变得枯燥无味。

(三)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数初中政治思想的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改革后的教学思想,努力调整改革后的教学模式及思路,但由于对教学思想理解上的偏差而产生了错误的教学方式。例如,有些政治教师过于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断章取义地减少了必要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无从下手,对同一条理论产生了不同的理解,抓不住重点。有些政治教师过于强调课外信息的应用,这样做虽然改变了以往政治教育中枯燥无味的方式,也提高了学生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增加了课堂的活跃氛围,但导致学生对学习要点掌握的宽度过窄,捡了芝麻却丢了西瓜,达不到教学质量的要求,反而降低了学生对政治学习的效率。

二、提升政治教学效率的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

对于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首先,教师要按照新课程改革规范的要求,切实转变教学观念,要勇于创新,善于改革,从而摸索出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体系模式。其次,要意识到改革是个长期的工程,不可一蹴而就,在意识到改革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同时,树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决心。最后,教师要清楚地意识到自身在改革中起到的作用,积极引导,广泛合作,不能全然树立自身权威的形象也不能完全把学习的能动性交付到学生手里,做到张弛有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

针对传统政治教学满堂灌的方式,势必不能迎合教育改革的主旨方针,也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对于此类问题的对策,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点。首先,可以利用分组讨论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结合教学的重点,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和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学会领悟主旨,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社会实例,并结合学生群体的特点,组织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小游戏、小活动,提升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技能,建立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教学知识的传递者,是构建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桥梁。因此,强化教师队伍的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加强教师队伍自身素养的修炼,也要较强专业知识的掌握。政治教师一定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觉悟;要积极组织参加培训,经常性地组织讲座及交流,博闻强识,扩宽信息来源及渠道,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体系,不断增加知识点的宽度及深度;教师还是言传身教的使者,所以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品格修养,有耐心,有恒心,对学生的过失要采取包容的心态。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打好政治教育体制改革的攻坚战,提升政治教育的品质,就必须从脚下做起。初中政治教学的目标在于通过政治教育活动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觉悟及对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技能,同时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政治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多包容多赞美,改革教学方法,锻炼学生自主性及能动性,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梁思敬.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4(2).

[2]李燕.试论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4(11).

[3]李正叶.如何协调整体提高初中政治学习的积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22).

[4]巴桑普赤.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4(17).

[5]朱晓莉.提高初中政治教学实效性的措施探析[J].求知导刊,2014(4).

[6]臧修善.初中政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析[J].才智,2014(35).

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


如何构建生活化的初中政治课堂

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推进教学生活化,是现实生活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课堂教学既是师生的教学活动过程,也是师生充满灵感、充满激情和理想的交流过程。让师生之间的教与学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充满对生活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达到从书本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那么如何构建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充满活力的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呢?

一、建立和谐、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我们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时,视觉、味觉、嗅觉、听觉和触觉都会更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增强,思维也会更加活跃。在这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大的发挥,学生常常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自主性得到发展,创造性得到培养,自信心得到提高。所以,对一个教师来说,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环境,有时比学识渊博与否更为重要。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师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鼓励和鼓舞。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一直比较重视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并真诚欣赏学生的思维成果。上课时常用聊天的口气,尽量让学生感觉随意、亲切。即使学生的回答“文不对题”,我也是尽量以宽容化解:“谢谢你的幽默,让大家得以轻松。”“你能说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很佩服你的勇气!但是,你能更全面

>>>>精品(暖文爽文)在线阅读<<<<

地考虑一下吗?”诸如此类源于内心深处的真诚话语,总会出现在我的课堂上。

当老师走下传统的“师道尊严”的圣坛,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合作学习的伙伴时,我们学生的心灵才能得以自由放飞,而学生也才能敢于别出心裁,敢于质疑,敢于分析,敢于辩论,敢于畅所欲言。民主平等的氛围,才能孕育开放自由的思想,我们的课堂才会有“灵光”闪现,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二、教学过程生活化,创设具有生活气息的政治课堂。

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因此,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面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要瞄准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已有的知识,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思想政治,用思想政治的有关内容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本步骤可以归纳为“生活(导入)———教学(分析)——生活(回归)”的循环。

(一)“生活(导入)———教学(分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学生生活。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历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内容中引入生活案例(情景导入),用形象直观的手段实施教学。 “从生活到教学”,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原型、感兴趣的问题情境着手,学习研究学科知识,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辩论反思、概括提升的场所。

在教学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主体置身其中,为问题的解决设计方案,寻找有意义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筛选与组织,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启迪心灵的窗户,点燃思考的火花,促进知识的迁移,最终使学生的品德、知识和智力在生动活泼的气氛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创设能够激起学生产生道德内化需求的生活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从而达到明理、启思、慎行、悟德的目的,最终完成思想品德教学的终极目标。

例如,我在“同学,朋友”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放学路上和好朋友结伴回家,途经网吧时,朋友提出进入网吧玩游戏”这一情境,要求学生上台表演各自不同的应对方法。教师适时总结引导,让学生不仅知晓在这种情况下应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而且懂得了“真正的友谊必须坚持原则,不能以牺牲原则为代价维持所谓的友谊”的道理。

(二)“教学(分析)——生活(回归)”。“从教学到生活”则是将学生学到的书本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突出“课堂明理,课外导行”。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是思想品德课的活力。而创新就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政,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因此,我要求学生把课堂上明白的道理以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例如,讲《难报三春晖》时,学生在课堂上明确了怎样孝敬父母。为让学生知行统一,我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一份孝敬父母的计划,落实到行动上,并要求家长一周后把他们的表现记录在成长档案袋中。这样把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扩展了知识技能,提升了生活经验。

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需被点燃的火把。”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凭借教材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悟人生。陶行知先生早就倡导教学合一。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生活,就是实践。所以教学要从生活来,到生活去,要倡导学生大胆实践,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引导学生自觉地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知识的巩固,增强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我通过大屏幕演示以下三个情境:

情境一:每逢打新年过节、同学过生日,同学之间互送的礼物越来越高。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

情境二:小林的服装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响。别看小林这身服饰,价格可高啦!

情境三:一些同学的手机、电脑、MP3、电子词典等“现代化装备”不断升级,由此带来的“学费外支出”迅速增长。这种攀比之风还有进一步蔓延的趋势。

讨论(自由发言):(1)这三种情境各反映了什么心理?你是不是也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

(2)这些现象在你的周围的同学中存在吗?怎样看待这些行为?

(3)你如何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针对这三个设问,让学生谈谈对这些情境的体验,直接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导入知识的学习。

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达课程的目标,这是新课改的本质要求。它反映了由过去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现在更为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这也是政治学科贯彻德育原则的内在要求。我们学习思想政治,应该说不是纯粹为了考试,而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提高政治素养,指导行动。所以知识必须回归生活,要合乎生活的逻辑。但这里的回归,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完成作业,而是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更为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书本教材、课堂教学不是教学的终点,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教育与生活和谐统一,学习与实践和谐统一。墙壁可以说话,草木可以育人,生活处处是教材。教师要树立大教材观,增强生活教材的意识,在深入理解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书本教材为燎原的火种,在实际生活中立足能力锻炼,组织学校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学习成长。

总之,思想品德课教学走进生活,使教学生活化,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实施教学生活化的策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另一方面把学习置身于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下,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与社会和大自然相融合,使他们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进而获得个体的自由与发展,帮助他们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

?? 如何上好一节初中政治课、


我们政治老师上课一开始先放首歌。就是关于学习那一节的主题的歌哦 让后就把所有的知识点教出来,让同学们把一些小选文读读 最后就讲解案例叻。 你可以去弄点关于要上的那课的内容,让后要把重点版述嘛,上政治课可以给同学们一些讨论的话题和时间哦。这位新老师好好努力啊!! ^_^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2021本文地址:http://www.my9888.com.cn/post/2033.html发布于 2020-11-13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9888美文网

阅读
分享